2025年7月,中国花样滑冰名将韩聪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布长文,正式宣布因持续性伤病困扰,将退出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周期的全部赛事,这位30岁的双人滑传奇选手在声明中坦言,经过与医疗团队及教练组的反复沟通,其腰背部旧伤的康复情况未能达到高强度竞技的要求,最终作出这一"艰难但必要的决定"。
伤病累积下的无奈抉择 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透露,韩聪的腰椎伤病始于2016年,近年来因长期高难度托举和捻转训练持续加重,在2023年接受微创手术后,他虽积极投入康复训练,但在近期尝试恢复冰上技术动作时,再次出现神经压迫症状,主治医师团队评估认为,若继续挑战四周捻转、后外点冰三周跳等高风险动作,可能导致永久性运动损伤。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感受腰部的反馈,这个周期我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案。"韩聪在声明中写道,"当看到MRI影像显示椎间盘突出再度加剧时,我知道必须对团队、对未来的搭档负责。"这位两届世锦赛冠军得主透露,在最近三个月试训期间,其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基础滑行训练,最终在教练赵宏博的建议下启动退役程序。
黄金时代的璀璨印记 韩聪与搭档隋文静创造的"葱桶组合"时代,被视为中国双人滑的黄金篇章,两人自2007年搭档以来,先后夺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银牌、2022年北京冬奥会金牌,并两度登顶世锦赛(2017、2019),他们独创的"捻转四周"技术至今仍是国际滑联难度表上的天花板级动作,体育评论员田延士指出:"这对组合将中国双人滑的艺术表现力推向了新高度,他们的《忧愁河上的金桥》已成为花滑史上的经典节目。"
值得注意的是,韩聪的退役决定使其成为近三个月来第三位告别赛场的中国花滑世界冠军,此前女单选手李子君(2024年11月)和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2025年3月)已相继退役,标志着中国花滑"白金一代"逐渐谢幕。
新周期备战遭遇严峻考验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韩聪退出,原定与其新搭档彭程冲击米兰冬奥会的计划被迫终止,目前中国双人滑重点队伍仅剩张思阳/杨泳超、王慧蒂/贾梓麒两对年轻组合,其中世界排名最高的张/杨组合(第15位)尚未在任何国际A级赛事中进入前八。
"我们尊重运动员的健康选择,但必须承认这对新周期备战造成影响。"花样滑冰部部长申雪在媒体通气会上坦言,据悉,管理中心正紧急调整培养方案,计划在2025年9月启动的"新锐配对计划"中,从女子单人滑选手中跨界选拔潜在搭档。

国际格局再生变数 韩聪的退役同时搅动了国际双人滑竞争格局,俄罗斯花样滑冰协会技术顾问亚历山大·苏霍鲁科夫分析:"中国组合始终是奖台的有力竞争者,现在俄奥队与加拿大组合的竞争压力将明显减小。"目前世界排名前五的选手中,三对来自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米申娜/加利亚莫夫组合已被博彩公司列为米兰冬奥会最大热门。

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委员贝特·拉维尔指出,后韩聪时代的技术演进可能加速:"当赛场上失去捻转四周的标杆,更多组合会转向提升节目内容分,预计新周期将涌现更多融合现代舞元素的创新编排。"
转型之路已然开启 虽然告别竞技赛场,韩聪的职业生命仍在延续,据知情人士透露,他已完成国际滑联裁判员资格培训,预计在2025-2026赛季以技术专家身份亮相大奖赛,同时其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的"青少年脊柱健康监测项目"也已进入试点阶段,该项目旨在通过动态捕捉技术预防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腰骶损伤。
"冰面给了我所有荣耀,现在该用另一种方式回馈这片洁白。"韩聪在声明结尾写道,这位从哈尔滨业余体校走出的冠军,最终在30岁这年完成了从选手到冰雪事业传承者的转身,而他留下的技术遗产与职业精神,将继续影响中国花样滑冰的未来走向。


